撫州營養液的使用與管理_金枝葉生物科技
營養液的使用根據栽培形式不同,分為循環使用和開放式使用。循環使用在大多數的水培中應用,營養液從貯液池中由泵驅動,流入栽培床,又經栽培床、回液管道返回到貯液池。而開放式使用主要在大多數的基質培中應用,營養液灌溉到栽培床后,多余的營養液不收回利用。
在循環水培中,植物的根系大部分生長在營養液中,并吸收其中的水分、養分和氧氣,從而使其濃度、成分、pH值、溶存氧等不斷變化。同時根系也分泌有機物于營養液中,并且少量衰老的殘根脫落于營養液中,致使微生物也會在其中繁殖,外界的溫度也時刻影響著液溫。因此,必須對上述諸因素的影響進行監測,并采取措施加以調整。對于開放式供液的營養液,因為在栽培床上供應的總是新配成的營養液,各種因素對其影響相對較小,因而,調整相對簡單得多。
撫州營養液的使用與管理_金枝葉生物科技
1、營養液濃度的調整
不同的植物、不同的栽培方式、不同的發育階段和季節,營養液濃度管理也不一樣。對于循環供液的無土栽培系統,營養液使用一段時間后,由于植物對養分的吸收和水分蒸騰,營養液濃度有可能發生改變,應定期進行測定,一般用電導儀進行測定,電導率升高表明濃度增加,應及時補充水分,直到所需濃度為止;相反,電導率下降,表明濃度降低,應及時補充肥料。
2、營養液酸堿度的調整
除了在配制營養液時需調整酸堿度以外,循環系統的營養液在使用過程中,仍需不斷測定酸堿度的變化,當酸堿度不適應時,應及時調整。一般1周左右測一次營養液酸堿度。測定及調整方法,同配制營養液時調整酸堿度的方法相同。
3、營養液含氧量的調整
植物根系的生命活動需要足夠的氧氣,在無土栽培中氧氣部分或大部分從營養液中獲得。對于不耐澇的早地植物進行水培時,營養液中含氧量充足與否,是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。在營養液的溫度為15~20℃的范圍內,含氧量為4.0~5.0毫克/升時,即可滿足大多數植物的生長。
撫州營養液的使用與管理_金枝葉生物科技
對于不同的無土栽培形式,營養液氧氣供應狀況不同。深液流(DFT)栽培時,營養液含氧量多少對植物生育的影響更為明顯;營養液膜(NFT)栽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根系的供氧條件;多孔基質(蛭石、巖棉)栽培可以有效地協調水分、養分和氣體之間的矛盾。因此,采用合適的栽培形式,是解決供氧問題的一個方向。
在水培過程中,由于根系的活動,不斷消耗營養液中的氧氣,使營養液含氧量下降。在自然條件下,雖然空氣中的氧氣會通過擴散作用緩慢地溶人營養液,但遠不能滿足根系對氧的需求。所以需進行人工增氧,目前,人工增氧的方法和途徑有以下幾種。
(1)用壓縮空氣通過起泡器向營養液內擴散微細氣泡。此法效果較好,主要在小盆缽水培上使用。
(2)將營養液進行循環流動。此法效果很好,是生產中普遍采用的方法。
(3)露根增氧法。在水培中可將植物根系上部分露在空氣中,而下部根系浸在營養液中,上部分根系在空氣相對濕度達飽和的空氣中,形成很多根毛,可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氧氣。
(4)控制營養液溫度。因為營養液溫度與溶氧量成反比,在植物適應的溫度范圍內,盡量控制營養液溫度,避免過高溫度。
(5)經常清除營養液內殘根落葉,以減少微生物在分解過程中對氧氣的消耗。